教育心理学是教师资格笔试的一个考点,其知识原理性较强,需要花费时间进行识记,而且每年考试的内容都是会有变动,所以在教师资格证考前要做好知识储运,要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大家和小编一起学起来!
儿童发展理论
(一)行为主义理论
1.华生的行为主义
华生是美国心理学家,行为主义的创始人,主张环境决定论。华生认为心理学不应该研究意识,而应该研究行为。行为主义强调刺激与反应之间的关系,华生从刺激与反应(S-R)之间的关系出发,片面夸大环境和教育的作用。
华生认为,习惯是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学会的快速行动的结果。人有很多习惯系统,其中占据支配地位的习惯系统就构成了一个人的人格。但人格中哪个系统如何受人支配,则受环境的影响,个人的行为特征也取决于环境。华生十分重视儿童早期行为习惯对人格形成的影响,他强调环境对塑造儿童行为的决定性作用,进而发展为教育万能论,强调对儿童发展的控制。
华生的行为主义使心理学进入科学领域,并具有自然科学的客观性。实验方法的引入对整个心理学界的研究方法起到规范和提高的作用。
2.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斯金纳是美国心理学家,新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的奠基者。斯金纳认为强化作用是塑造行为的基础。
斯金纳认为通过强化可以塑造儿童的行为,强化有连续强化和间歇强化、固定强化与偶然强化之分,还可以分为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斯金纳认为行为不强化就会消退,所以要注意及时强化,特别是连续强化。而对于儿童的不良行为,例如愤怒、无理取闹,可以不予理睬,采取“冷处理”。
斯金纳的局限性在于只注重描述行为,不注重解释行为;只注重外部反应和外部行为结果,不探讨内部心理机制。
3.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是美国心理学家,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社会学习理论是阐明人怎样在社会环境中学习,从而形成和发展其个性的理论。班杜拉认为儿童通过观察学习而习得新行为。观察学习与模仿不同,是通过他人(范型或榜样)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习得新行为。这个过程包括四个组成部分: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再现过程和动机过程。观察学习的模式包括以下八种:行为模式、言语模式、象征模式、抽象模式、参照模式、参与性模式、创造模式、延迟模式。
同时,班杜拉重视环境对人的影响,也重视人的认知因素,并认为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班杜拉强调人的自我调节,突出人的主观能动性,并对观察学习进行了大量实验研究,揭示了观察学习的规律。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对于培养幼儿良好个性的实际教育工作有现实意义,其局限性在于他认为人的一切个性特征都是从观察学习中获得的,带有主观片面性,对认知因素认识不够。
行为主义在心理学史上是一个影响深远的流派,极大地推动了心理学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变革,推广了心理学在社会实践中的应用,尤其是对儿童的学习和教养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研究方法。如教育和训练的目标和标准应随社会的变化而变化,不要墨守陈规,而应因地制宜采取措施;坚决反对体罚儿童,应该从小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重视家庭护理、身心教育等。但行为主义过于夸大环境的作用,带有片面性。
选择报考教师资格证考试的你对这些知识点记住了多少呢?一定要坚持下去呦!微信关注“师大教科文教育”,微博关注“师大教科文教师教育”,这里汇集了最新资讯、教师资格证备考干货、教师招聘考试信息、免费直播课程等等,更多精彩活动等你来参加哟!
咨询热线:4009001910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