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德育方法:
(1)说理教育法:
这一方法的要求:
①明确目的性和针对性
②富有知识性和趣味性
③注意时机
④以诚待人
(2)榜样示范法:
这一方法的要求:
①选好学习榜样
②激起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
③狠抓落实,引导学生用榜样来调节行为,提高修养。
(3)陶冶教育法:
这一方法的要求:
①创设良好的情境
②与启发说服相结合
③引导学生参与情境的创设。
(4)实际锻炼法
(5)品德修养指导法
(6)品德评价法
(7)角色扮演法
(8)合作学习法
2、选择德育方法的依据:
① 德育目标
②德育内容
③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
3、德育工作的新形式:
①开展社区教育
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③建立德育基地
④创办业余党校
4、我国中小学德育改革的主要趋势:
①落实德育工作在素质教育中的首要地位。
②确立符合中小学生思想品德发展实际的德育目标。
③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德育方式,改进德育内容。
④积极改进中小学思想品德的教育方法和形式。
⑤因地制宜开展德育活动。
⑥坚持知行统一,积极探索实践教学和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有效机制,建立科学的学生思想品德行为综合考评制度。
5、班级的功能:
(1)社会化功能:
①传递社会价值观,指导生活目标。
②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形成社会生活的基本技能
③教导社会生活规范,训练社会行为方式
④提供角色学习条件,培养社会角色
(2)个体化功能:
①促进发展功能
②满足需求的功能
③诊断功能
④矫正功能
6、班级管理的功能:
①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②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的班风。
③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
7、当前我国学校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①班主任对班级管理方式偏重于专断型。
②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学生参与民主管理的程度低。
8、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的机制:
①以满足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学生的发展是班级管理的核心。
②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
③有目的地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
9、班集体的特征:
①明确的共同目标
②一定的组织结构,有力的领导集体
③共同生活的准则,健全的规章制度
④集体成员之间相互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⑤宽松的个性发展空间(共同目标是导向,集体舆论和人际关系是基础,组织结构是核心,规章制度是保证)
10、班集体的教育作用:
①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
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和适应能力
③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