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教师资格证   /  考试试题   /  历年真题   /  2017年上半年教师资格全国统一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材料分析题真题及答案

2017年上半年教师资格全国统一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材料分析题真题及答案

来源: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网     2017-12-05

师大教科文的小编为您手机整理了2017年上半年教师资格全国统一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材料分析题真题及答案。你可以用真题练手,积极准备考试。

找不到2017年上半年教师资格全国统一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材料分析题真题及答案怎么办?师大教科文教育小编特意为大家准备了真题解析,赶紧收藏!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24.材料:

在某小学新教师入职培训中,围绕“什么样的老师是真正的好老师?”这一问题,大家展开热议。有的说:“好老师是热爱学生的老师”;有的说:“好老师应该为人师表”;还有的说:“教学好才是好老师”……

这时,培训教师跟大家分享了一位作家的故事:“小时候,我非常胆小害羞,上课从不主动举手发言,老师也从不叫我回答问题,一次,我写了一篇题为《每一片叶子都有一个灵魂》的作文,上课时,老师轻轻的走道我的面前,问我是否愿意和大家分享我的作文。她的文化是那么的柔和,那么的亲切,让我无法拒绝。我用颤抖的声音读完了作文,她感谢了我。下课了,当我走到教室门口时,她建议我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将来也可以从事这方面的工作。这些我都做到了。”

这个故事引起了大家对于“好老师”更深层次的思考。

问题:

1. 结合材料,试分析“什么样的老师才是好老师?”(10分)

2. 试述小学教师如何为儿童发展提供适合的教育。(10分)




25.材料:

语文老师在教古诗《春晓》时,小龙禁不住发问:“老师,诗人春天好睡觉,连天亮都不晓得,那他夜里怎么能听见风雨声呢?”老师不假思索说:“这有什么奇怪的,早上起床到外面一看不就知道了嘛。”小龙还想追问,老师不耐烦地摆摆手,让他坐下,并说道:“大家在课堂上要认真听讲,不要随便提问。”教室里顿时安静下来,小龙也尴尬地低下头去。

(1)结合材料评析这位教师处理学生课堂提问的做法。(10分)

(2)谈谈教师怎么保护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10分)





答案:

24.【参考答案】

(1)从材料可以看出,作为一名好老师不仅要有崇高的教师职业道德更要有正确的教育观。

① 教师应该坚持教育公正,面向全体学生教育,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材料中的老师主动关注不积极举手的同学,用合适的方法引导学生,让学生获得了学习的信心和动力。

② 教师在对待师生关系上,应尊重、赞赏学生。材料中教师没有粗鲁的要求学生分享作文,而是亲切的征询学生的同意,让学生感觉到不应拒绝的力量,然后分享自己的作文,如此老师获得了学生的信任,引导学生获得了积极的发展。

③ 新课改强调教师应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认识到学生是一个发展的人、独特的人、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坚持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此基础上坚持教学以“学习者为中心”、“教会学生学习”、“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关注人”,做到这些才是我们所认为的“好老师”。

(2)为儿童提供适合的教育需要教师能关注儿童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做到下面几个方面:

① 充分了解和研究学生,实施个性化教育。了解和研究学生是教师开展教育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教师应根据每个学生的兴趣、特长和发展水平设计相应的教育方案,尊重和保护每个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

② 有效挖掘教育资源,提供多样化教育。教育者应充分发掘各种资源,精心选择和不断优化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为每位学生提供最大可能的发展空间。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个人,都应该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

③ 以学生为主体,开展主体性教育。教育者应该强化主体性教育的理念,把学生积极主动的发展作为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教师在构建教学内容和选择教学方法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发展需要,要以学生潜力的发展和个性的成长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准。

25.【参考答案】

(1)材料中的老师违背了教学原则的启发性教学原则以及新课改背景下的学生观。

① 启发性教学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积极性,使得学生能够主动地学习,以达到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材料中,老师面对学生的疑问,没有认真思索给与正确的答案,反而用随意和不耐烦的态度对待,严重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因材施教。

② 新课改的学生观强调学生是独特的人。独特的人是指学生发展有其自身的独特性、与成人存在巨大的差异。材料中,学生的疑问正是其从自身的角度提出的质疑,是合理的,老师应该予以耐心的解答,而不是用一句话来应付。

(2)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知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它在学生的思维活动和认知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保护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① 首先,构建心理安全区域,让学生敢问。教师要采取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只有这样,学生才敢想、敢说、敢问。同时,必须尽可能给学生多一些思考的时间,多一些活动的空间,多一些自我表现和交流的机会,多一些尝试成功的体验,让学生自始至终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尊重学生劳动对学生提出的一些意想不到的高见,要及时采纳并给予充分肯定。

② 其次,强化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会问。教师在课堂上,要经常引导和启发学生改造、重组和重新解释他们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并且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问,不断发现尚未解决的问题;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索,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是探索和创新的源头。

③ 最后,改变学生学习方式,让学生善问。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精心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典型的、完整的感性材料,让学生自己在操作、实践、阅读、想象中去探索和发现规律,学会学习;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问题。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探究过程;让学生在合作中发现问题。凡是学生能解决的问题,尽量让学生通过讨论、思想碰撞、合作交流中解决问题。


关于教师资格证笔试面试资料,欢迎私信小编。微信关注“师大教科文教育”,微博关注“师大教科文教师教育”,这里汇集了最新资讯、教师资格证备考干货、教师招聘考试信息、免费直播课程等等,更多精彩活动等你来参加哟!

 师大教科文,咨询电话:400-011-0145

微信号:laoshiok22 、bnuNTCE

QQ学习群:263965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