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教师资格证   /  考试试题   /  历年真题   /  教师资格证语文历年真题案例分析题

教师资格证语文历年真题案例分析题

来源: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网     2017-10-27

小编今天整理了初中教师资格证的语文历年真题。马上就要考试了,不爱看书的同门抓紧时间,爱看书的休息休息。了解咨询更多内容的请加我们师大教科文李老师微信:laoshiok22

师大教科文教育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教师资格证语文历年真题案例分析题,还担心没有真题练习吗?快来测试一下自己的水平吧!


阅读《采薇》教学实录(片段),完成第16题。

案例:

师:同学们觉得《采薇》这首诗中比兴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生1:《采薇》的两处比兴,很有深意。一处是“采薇采薇”重叠复唱了三次,一处是“彼尔维何?维常之华”。薇,是野豌豆苗。“维常之华”是棠棣花。

师:棠棣花有什么寓意吗?

生2:棠棣花就是兄弟之情、兄弟之谊,词典上说“棠棣花两三朵为一缀,茎长而花下垂”,诗人以棠棣比兄弟,这里有“与子同袍”的战斗决心。

师:《诗经·小雅》里有一首《棠棣》,郭沫若也有一部历史剧名为《棠棣之花》,同学们可以课外阅读,加深理解。

生3:用采薇起兴,表现戍卒生活的艰苦;用棠棣起兴,表现将士精诚共御外侮。

生4:老师,在鉴赏《氓》时,您说《氓》的比兴手法色彩鲜明,“桑之未落,其叶沃若”,碧绿金黄构成对比,《采薇》的两处比兴,也作了色彩的处理,“采薇采薇”,漫山遍野都是绿色,而“彼尔维何?维常之华”都是无尽的绚烂。这样在表达感情上也就有了起伏。

师:用已知推导未知是智慧,这个发现好!这个小组的同学谁接着发言?

生5:两处比兴之间构成对比映衬,一实一虚,一动一静,一近一远,一草一花,一低一高,参差多态才是美。

生6:“采薇采薇”三次比兴,还有一种时光流逝的感觉,由“薇亦作止”,薇菜刚刚长出嫩芽;到“薇亦柔止”,薇菜长出柔软的茎叶;再到“薇亦刚止”,薇菜长得高达坚硬。这是一个复杂的比兴,而“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就是一个简单的比兴。

师:两处比兴一繁一简。我想问一下,在采薇的比兴里为什么要暗示时光的流逝?

生7:时光的流逝是为了表现抒情主人公思想情感的加深。

师:简单的抒情可能感染力不强,将人物的情感刻画得复杂微妙、痛苦焦灼,就会有一种更深的、冲击人心的力量。我们接着讨论比兴。

生8:用“薇”的成长过程表现时光的流逝十分巧妙,非常像电影镜头,体现了四季轮回。如果我是导演,我要在镜头的叠加中表现主人公少年的无邪、青年的血气方刚和壮年的沧桑,就不再表现他的暮年了,这太残忍了。老师不是说“《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吗?

师:你很有想象力,杜甫在《兵车行》里说“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一个士兵整个一生都在征战,太悲苦了,你对《采薇》的感情基调把握得很好。

问题:

16.分析教师引导学生鉴赏“比兴”手法的特点。


阅读下面的学生作文,完成第17~18题。

案例:

曾经的烛影摇红

①那天,朋友从我这里借去一本杂志,不到一个小时就还了回来,我疑惑地问:“怎么不看了?”“看完了。”朋友简单地回答。

    ②真的很佩服朋友的阅读速度,这本杂志我可是花了好几天时间才读完的呢。佩服过后,不觉有些伤感,叹了口气,望向窗外。感觉傍晚时,捧一本书看到深夜的场景离现在好远好远,远到像隔了时空,永远也无法企及。真的好怀念那逝去的蹲在某个角落里细品文章的乐趣,就像是一江春水绵绵不绝。

    ③漫无目的地走在大街上,疾驰的车辆让我心烦意乱,找到一个图书馆,进去安静地读一本书,却发现里面空无一人,寂静得让人凄冷难耐。随便找一个座位坐下,找一本自己最喜欢的书来读,却发现烦燥的心再也不能平静地读下去,书中生动的情节再也不像过去那样奕奕生辉,一切都褪了朱颜,改了鬓色,消失在灰暗的夜空,真的好想回到那废寝忘食不知今夕何夕的深阅读时代。

④站在蒿草丛生的年代里,浅阅读开出纸一样的花朵,虽然时代的发展导致浅阅读成为时代的必然,但这种没有营养的快餐式阅读只能开出苍白的纸花,没有色彩,没有芳香,更不能奢求从中获取营养。浅阅读追求简单、轻松、实用、有趣,迎合了快节奏的时代,加速了阅读个性化、多样化,却拒绝了深层思考,成为一种功利性的阅读。

⑤真想回到那个桃花盛开的时代,去饱尝一次营养大餐。于是折一身瘦骨,任思绪飞到那久远的时空。斜倚在书店的一角,默默地读书,天黑了都不知道。是呀,如果没有那样的细细品味,又怎能体会到“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的凄凉和惨痛?如果没有那样的细细品味,怎能品读出李密“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所蕴涵的浓浓亲情?但现在一切都已烟消云散,没有古典,却多了些时尚。

⑥没有深阅读的年代,兰舟催发的桨声,已在千里烟波的楚江里,一篙独去。每当月照轩窗,我唯有在秦悲柳戚、伤花惜春的缠绵悱恻里,化身成崖草边的一朵红菡萏,让“长长的雨”把整颗心沁得透湿。我唯有怀想、感念那逝去的烛影摇红,在它的消逝中幽幽感叹。

问题:

17. 请找出第③段中两个错别字和第②段中一处病句,并分别修改。

 

18. 请指出该作文存在一个问题(错别字与病句除外),并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答案与解析

16.【参考答案】

(1)善于引导。在讲授《采薇》中的“比兴”手法时,并没有直接给学生指明文中运用“比兴”手法的句子,也没有直接阐述“比兴”的特点,而是用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探究,发表个人见解,这有利于学生发挥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的潜能。

(2)重于感悟。在讲授“比兴”手法时,没有用抽象的概念化的语言来简单地说明,而是让学生联系诗歌,发挥丰富的想象,用具体的场景画面的描述来体会“比兴”手法的妙处。这样化抽象为具体的方式能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所需学习的知识。

(3)恰当评价。教师在教学中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但并没有放手不管。在学生在发表看法之后,教师及时地给予评价。评价中有对学生积极学习态度的鼓励,有对学生精彩回答的赞赏,更有对学生方法的引导。评价丰富而具体,能明确有效地指导学生。

17.【参考答案】

错别字:第③段中“烦燥”和“奕奕生辉”分别改为“烦躁”“熠熠生辉”。

病句:第②段中,“真的好怀念那逝去的蹲在某个角落里细品文章的乐趣,就像是一江春水绵绵不绝。”结构混乱,偷换主语,应该为“真的好怀念那逝去的蹲在某个角落里细品文章的乐趣,那种感觉就是一江春水绵绵不绝。”

18.【参考答案】

本文语言优美流畅,情感真实质朴。但是选材不够丰富典型,内容不够充实饱满,不足以支撑文章的观点。文章的第①段到第③段,用朋友借阅杂志的故事和自己无法静心的经历,表明浅阅读对阅读方式带来的冲击。第④段总结浅阅读的弊端和不足。这为后文提倡和呼吸深阅读做了很好的铺垫。但文章后两段只有空洞和直白的抒情,除了阅读能深入体验情感外,没有其他具体的观点来支撑论证文章的观点。整个文章显得内容不足,详略不当,重点不明,头重脚轻,难以立足。


关于教师资格证笔试面试资料,欢迎私信小编。微信关注“师大教科文教育”,微博关注“师大教科文教师教育”,这里汇集了最新资讯、教师资格证备考干货、教师招聘考试信息、免费直播课程等等,更多精彩活动等你来参加哟!

 师大教科文,咨询电话:400-011-0145

微信号:laoshiok22 、bnuNTCE

QQ学习群:263965166